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时政要闻
252019-10

PPP项目退出机制 如何用好资产证券化?

作为ppp项目退出机制,资产证券化是否可行,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近日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财科PPP沙龙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调研员赵福军表示,资产证券化可作为PPP项目退出渠道,但要注意资产证券化在PPP项目中发挥的融资功能。赵福军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作为PPP项目的一条退出通道,但要将PPP项目投资所形成的收益或现金流,比如收费权、PPP项目每年产生的经营性收入变成可投资的工具,形成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化产品。“只有增强PPP项目资本的流动性,社会资本才会有进入的积极性。”赵福军介绍说,2014年1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明确,将“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或不动产收益权”列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有不少PPP项目在试水资产证券化。“对股权资本特别是非财务股权资本的退出,不是不可以,但应该有一定约束,以免PPP项目出问题。”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证券化只是对已经建成且已有稳定收入的PPP项目有效,如果符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相关政策,可以算是一种资本退出机制,但这种退出更适合债务资本的退出。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杰群认为,PPP本质上是社会资本和政府就公共服务项目而开展的合作关系。通常的模式是,社会资本提供部分资金并占有项目公司的一定股份。由于PPP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量大、收益低、期限长、政策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因此社会资本有一定的顾虑。而目前我国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恰恰都针对于单一的项目资产,这样会使风险更加集中。“由于投资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资金方也是社会资本,在上述流动性、收益、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等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讨论以一种社会资本给另一个社会资本成为退出渠道,这缺乏一定的意义和可行性。”郭杰群说。

252019-10

沈阳中德园启动76.78亿元PPP项目改善硬环境

新华社沈阳3月30日电(记者石庆伟)承载中德先进制造对接合作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近日与沈阳西部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协议,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76.78亿元,启动基础及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吸引外资企业进驻创造良好环境。2015年12月,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获批成立。经过3年来的开发,园区已入驻德国华晨宝马、西班牙海斯坦普等430余家外资或内资企业,推进实施项目367个,总投资3206亿元,已进入发展关键期。“76.78亿元ppp项目的引进,对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将起到重大带动作用,支撑园区迎来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高潮。”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该PPP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含排水管网)、地下综合管廊、排水泵站以及园区开放空间景观工程等,实施周期为9年。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总承包,以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投资、建设和运维。同时,园区还探索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开展承诺制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速华晨宝马新工厂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完)

252019-10

PPP模式向文化领域延伸

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需求稳定、具有可经营性、能够实现按效付费、公共属性较强的文化项目采用ppp模式。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介绍,《指导意见》有四大特点:一是突出文化ppp项目的运营核心,鼓励有文化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文化PPP项目长期运营;二是强调优化文化PPP项目的回报机制;三是明确组建文化PPP基金;四是确定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广先行区。他表示,在文化领域推广PPP模式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让社会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弥补文化建设中政府投入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指导意见》从规范项目运作、突出运营核心、优化回报机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强化信息公开等方面,对规范项目实施提出要求。《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参与文化PPP项目的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利用好部行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文化PPP项目的金融需求特征,加强融资服务;充分发挥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的引导、规范、增信作用,加快设立文化PPP投资基金;鼓励地方政府类引导基金规范参与文化PPP项目,带动更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PPP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PPP项目灵活运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建立多元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资产流转和退出渠道;引导各地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支持文化PPP项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的重大举措。PPP模式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必然能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为促进PPP在文化行业的发展和文化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作出更大贡献。

252019-10

兰亚军:浅析“垃圾分类指数”制度的建立和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在我国逐渐呈“燎原”之势。很多地方都在不遗余力、轰轰烈烈的推动此项工作,各种模式、各种技术也“纷纷亮相”。这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好事。但垃圾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或是说垃圾分类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贵州高远环保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固废网金牌专栏作家兰亚军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进行了深度思考并形成系列文章,本文为第一篇。时光飞逝,转眼间,2018年就要离我们而去。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总动员令已近2年了。这两年来,在国家住建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城市,特别是全国46年重点城市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的是,我们对垃圾分类这个“新事物”(哲学层面)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特别是对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是一种制度”的理念理解不够、领悟不深。垃圾分类是一种制度,严格的说,是一个制度体系,需要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决定垃圾分类的成败。笔者尝试着,从建立“垃圾分类指数”制度、“新环卫一体化”制度、“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对考核层面,对收运处环节、消费环节进行制度设计,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有效、实质性的进展。因能力、水平有限,文中定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同行交流、指正!大家知道,我国的垃圾分类试点正式开始于2000年6月,当时的建设部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列为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如果用时间来划分,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垃圾分类1.0时代”。垃圾分类2.0时代,应该从2016年12年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提出“普遍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开始算起,这是垃圾分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标志,标志着我国的垃圾分类也步入了“新时代”。一、 垃圾分类是一种制度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在我国逐渐呈“燎原”之势。很多地方都在不遗余力、轰轰烈烈的推动此项工作,各种模式、各种技术也“纷纷亮相”。这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好事。但垃圾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或是说垃圾分类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达成共识和弄明白。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