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0-06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引言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它强调的是工程的实体质量,如基础是否坚固、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室内通风采光是否良好等;根据我国有关质量标准的规定,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对其进行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内的,称为质量问题。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后,施工单位应根据问题的性质、轻重程度,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1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多因素均会引发质量问题,总体来看,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有以下方面:(1)违反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如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无证或超资质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投标人围标串标或以恶意低价中标;中标后非法转包、分包、挂靠等,因而使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质量隐患。(2)地质勘察环节失真失实。如勘察单位未认真履行工程地质勘察责任,导致地质勘察报告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地质状况,若施工单位据此进行基础施工,则会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或建筑物开裂、破坏、倾斜和倒塌等问题。(3)设计计算错误。如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因考虑不全面或受学识能力限制,设计过程中出现计算假设模型与实际受力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计算荷载取值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变更频繁等情况,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将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问题。(4)施工组织、技术管理不到位。如施工单位未认真进行图纸会审,便开展工程施工;施工人员未能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没有征得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意便更改设计图纸;施工组织管理混乱,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不周,施工方法不妥,施工顺序安排不当;技术交底不清导致作业工人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或违章作业;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或隐蔽工程疏于检查,不按验收规范的规定验收等。(5)未严格按施工方案、工艺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例如: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欠振、过振,或振捣时间不足,使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或内部出现孔洞;施工荷载过重、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模板拆除过早,致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下垂,等等。(6)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构配件。以建筑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为例,若施工单位使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钢筋,钢筋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脆断、焊接不良或机械性能不良等现象。又如,配制混凝土时使用的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