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行业动态
162020-07

国务院:支付工程款,不得超过60天!逾期支付利息!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8号《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经2020年7月1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总 理  李克强2020年7月5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第一条 为了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依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确定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所称大型企业,是指中小企业以外的企业。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依合同订立时的企业规模类型确定。中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订立合同时,应当主动告知其属于中小企业。第四条 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管理工作。第五条 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完善行业自律,禁止本行业大型企业利用优势地位拒绝或者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规范引导其履行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义务,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第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中小企业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第七条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无预算、超预算开展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第八条 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合同约定采取履行进度结算、定期结算等结算方式的,付款期限应当自双方确认结算金额之日起算。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

132020-07

臭氧污染的背后有多复杂?

  臭氧在这个夏天,成为继PM2.5之后社会讨论热度最高的名词,收获了“在天成佛,在地成魔”这一形象的双面比喻。平流层臭氧为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护伞,人们为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奔走呼吁言犹在耳,而对流层臭氧却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那么,我们真的清楚臭氧污染和其背后的生成转化机制吗?我国的臭氧污染应对目前处于什么水平?这些问题在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近日主办的大气治理研讨会上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请看报道。  “7月上半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扩散条件总体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大暑将至,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中,臭氧毫无意外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角”。  但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重点区域2019-2020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中,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在本不应是臭氧高发期的秋冬季,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上升了2.8%。   机理研究:“越研究就越发现我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秋冬季同样出现臭氧浓度高值是一个新问题,也是我们最近正在研究的重点。”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陆克定深耕大气自由基化学领域多年:“臭氧的生成机理简单来说就是NOx和VOCs在气温上升、光照增强的条件下发生快速光化学反应。美国盐湖城地区的产油盆地臭氧浓度在冬季能高达几百微克/立方米,这说明臭氧生成过程中,温度控制的是其转化速率,而不是决定条件,阳光照射产生的大气自由基所提供的大气氧化性才是臭氧生成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气象局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0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25摄氏度,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和上海6省(市)更是经历了史上最暖冬季,这说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臭氧的生成。”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说。  “臭氧污染机理的明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我们知道NO对臭氧有滴定作用,弄清了人为源排放,随后又逐渐认识到植物源也能排放大量VOCs(能够起到防卫、传粉、交流等作用,森林是排放主体)。而NO对臭氧的滴定作用导致过去有些安装在临街楼顶的监测点位出现臭氧浓度‘洼地’,形象来说,就是机动车排放的NO将臭氧‘吃掉’了。”  这是否意味着机动车排放的NOx对城市臭氧污染治理是件好事呢?“这么想就错了,大气是自由流动的,机动车能够同时排放

092020-07

通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开展全省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市〔2010〕128号)规定,我厅决定开展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核查整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核查范围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二、时间安排核查整治工作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展。各地应于7月15日前依法对经核查不再符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条件的第一批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抄报住房城乡建设厅。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核查工作。企业注册人员信息以四川省建筑市场监管及诚信一体化平台查询结果为准。(二)各地应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建市〔2014〕15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建市〔2016〕22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现场管理人员指标考核的通知》(建办市〔2018〕53号)确定的相关标准开展资质条件核查,对不满足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依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规定进行处理。    联系人:建筑管理处 凌 涛,联系电话:028-85568348          行政审批处 党召军,联系电话:028-85578997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7月3日

072020-0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推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全面实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以下简称“电子证照”)。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通知,地方施工许可发证机关要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数据信息内容和证书样式,完善证书编号、二维码等编码规则,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子证照版式。同时,应在发证后5个工作日内,将电子证照文件(含电子印章)及业务信息上传至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每个工作日应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信息进行汇总,并通过部省数据对接机制上传至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归集和存档,并按要求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报送。公共服务平台及微信小程序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证照信息公开查询以及二维码扫描验证服务,并向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时共享电子证照信息,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的互联互通。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在相关办事场景中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应用,通过相关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调,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于2020年9月底前完成相关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数据接口的技术开发、管理权限认证和数据联调测试,满足电子证照业务开展和信息互联互通的技术条件。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子证照业务的监督指导,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实施主体,细化实施步骤,推动电子证照业务有序开展和规范化管理。 来源:中国建设报

302020-06

市政给排水设计思路与发展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城市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中各项基本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而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最基础建设之一,给排水网管分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所以必须加强对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和管理,跟随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各项建设都将向着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以此来改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等情况,让人们真正生活在宜居的生态环境中。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水工程,主要是为了居民和大小企业供应生活、生产用水。二是排水工程,主要是排除人类生活、生产中的污水、废水,由于给排水工程管路覆盖整个城市,管路复杂、维修养护难等就会使给排水工程在应用时出现很多问题。而给排水工程中设计是工程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但影响着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影响着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水平,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城市的发展。本文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设计思路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问题;发展;设计思路1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市政给水工程设计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由于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的农村转向城市就业人口逐年在上升,也使的城市在不断扩建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生产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城市中各项基础建设也要大力发展和修建,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饮用水,要经过严格的过滤、消毒等,达到国家相关饮用标准才能输入管道供人们使用。但是城市的发展已使原来的水系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特别是老城区此情况尤其严重,有部分地区只能靠定期、定时停水来解决供水问题。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为了展现自身的靓丽,对于绿化、景观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绿化也大大增加了用水需求,但是市政给水工程在设计时往往忽略对此方面的发展规划和考虑,也造成了市政给水工程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1.2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不合理城市中污水、废水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饮用水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天用水的量是非常惊人的,所产生的污水、废水量也是庞大的,在对污水处理时如果选择的污水排放管道的提升泵站位置设计不合理,污水管道埋设的深度不够,都会导致城市污水不能够及时

282020-06

农业农村部:禁止畜禽粪直接还田

数据显示,我国养殖规模是巨大的,肉类产品是世界第一,8000多万吨肉类产品,一年生猪的饲养量总数接近12亿头,禽类一年中出栏130多亿只,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包括屠宰场清理粪污产生的污水约30亿吨,这些如果利用好了就是资源否则就是是污染、是烦恼。新时代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客观阻断了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通道。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有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粪污合理还田,一方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作为有机肥料,解决了土壤有机肥缺乏的问题,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但是这里的“还田”并不是说把养殖场的粪便直接拉出来就进地了,这是不科学的。近日,为了畜禽粪污能够合理规范化进行资源利用。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标准和要求。首先明确:国家是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其次规范:主要是主体养殖户,对畜禽粪污必须要进行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污染环境。特别强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或向环境排放,或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查处。养殖户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行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其实,关于生粪不下地这个话题,我在下乡走访时会经常提到。因为一直在讲,一直也有农户在这么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生粪直接还田的危害。首先,现在规模养殖不像过去生态养殖,不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现代养殖几乎都使用饲料,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随着动物粪便排出,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还田不只是危害土壤环境,还有可能威胁庄稼食品安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病从口入这个说法相信是不容质疑的。这里我们重点说说畜禽粪重金属超标危害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约有45种,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铜(Cu)、锌(Zn)、镍(Ni)等。砷(As)虽不属于重金属, 但因其来源以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故通常列入重金属类进行研究讨论。重金属在畜禽粪便中的积累量与畜禽的种类有关,同一种类中,重金属含量又与畜禽的年龄、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但最终取决于饲料添加剂以及在防治畜禽病害中一些微量元素的使用量。随

222020-06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也开始注重再生能源的应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设计和建设建筑工程。在此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得到了系统的应用,以此来满足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工程;优化;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符合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理念,也是打造节能环保建筑的必然选择,文章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案。一、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的必要性从目前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最优的节能效果,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材料的选择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环保效果。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绿色能源的有效应用,符合节能的需要,同时,从客观需要来说,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实现声光电水的节能环保型,在声这一环节,注意提升建筑工程的静音功能,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清净,消除不必要的噪音,降低声音污染几率。对于光方面,则可以借助自然光等的收集,提升建筑物的采光度。对于电方面,目前我国仍然普遍采用的是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传统电力供应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自然资源和环境,绿色环保性稍差,而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过程,自然也需要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通过采用诸如太阳能等来降低对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依赖性。而在水方面,则可以设计循环系统,强化水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可以说,通过这种针对性地设计,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运行质量,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可见,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二、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优化应用的策略(一)强化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绿色环保性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做好设计工作,立足建筑工程的客观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方案和措施,强化对施工场地的把控,强化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把控建筑工程的整体信息,全面了解基础资料情况,然后做系统全面的分析,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声光电等的设计需要,强化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使得多样化的建筑资源以及建筑技术得以全面融合,减少资源的浪费,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172020-06

杨长明:再论市政污泥土地利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途径

1.背景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市政污水处理量预计达到2.69 亿 m3/日,预计市政污泥年产量(80%含水率)将达到5000万t。市政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病原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未经妥善处理处置,将对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污泥处置方式主要以以卫生填埋、焚烧、建材利用和土地利用为主。其中卫生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其在欧美很多国家已被禁止。污泥焚烧需购置专用设备,投资较大,运行维护费用高。建材利用在高温烧制污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存在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等缺点。城市污泥中的有机质、氮磷营养物等可转化为土壤营养成分,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林地、园林绿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山修复等符合我国国情。2.国内外污泥土地利用技术进展  2.1 国内常用污泥稳定化技术  市政污泥土地利用处置前需要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常见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技术、好氧堆肥、热干化和深度脱水等。  2.1.1 厌氧消化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以其高效的能量回收和较低的环境影响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污泥厌氧消化具有减少污泥体积、稳定污泥性质、产生甲烷气体等优点。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需消耗大量热能、消化工艺停留时间较长,污泥的有机物含量要求高,厌氧消化后的污泥仍然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和处置,常见的手段是热干化和深度脱水处理。消化稳定化后的污泥脱水后可以作为良好的生物炭基肥料,对改良土壤具有很好的效果。  2.1.2 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过程中污泥高温好氧发酵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使堆体温度不断升高,并能将其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杀死,使之无害化;能降解污泥中大部分有机物,并且使污泥的含水率降到40%,达到减量化。同时由于不需要加热,还具备成本较低的优点。虽然相对于厌氧技术好氧堆肥较为简单,瓶颈在于重金属、臭气等指标难以控制,占地面积较大等。  针对巢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含水率高、粘稠、有机质含量较低等特点,并规避传统好氧堆肥处理存在升温困难、发酵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和散发臭气等问题,同济大学团队在高效脱水干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功能性膜覆盖市政污泥高效好氧发酵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发酵产品作为人工土壤基质成功应用到巢湖废弃矿山复绿和生态修复。  2.2 国内新兴污泥处理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