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22-12
半月内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约600亿,12月社融或继续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受理财赎回、收益率上行影响,一级市场上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下同)取消/推迟发行(以下统称取消发行)数量和规模骤增。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只数为92只,涉及债券发行规模接近600亿。此前11月取消发行规模为619亿,创永煤违约以来的单月新高。记者采访了解到,11月以来的债券市场调整,背景是资金利率有所上升,触发因素是疫情政策优化和房地产政策放松,而理财产品赎回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轮取消发行潮,主要是融资成本上行、市场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取消发行微观上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宏观上将抑制社融增长。考虑到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将高于11月,12月社融可能仍偏弱。二级市场震荡传递至一级市场12月14日,AA+级的嘉兴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市场出现波动,经本公司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决定取消“22嘉兴高新MTN002”的发行,后续发行时间将另行公告。这并非个案,近期信用债取消发行的案例大幅增加。12月13日,AAA级的北京城建公告称,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过大,北京城建集团取消发行“22京城建MTN003”。该债券原定发行日为2022年12月9日至12月12日,计划发行规模为10亿元,期限为2+N年期。记者根据预警通统计显示,截至12月14日,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只数为92只,涉及债券发行规模579.63亿,这是11月取消发行潮的继续:11月取消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为75只、619亿。可供比较的是,今年来单月债券取消发行规模在100亿左右。历史对比看,11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创永煤违约以来的新高。2020年11月10日,“20永煤SCP003”未能兑付在债券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信用风险的传导在一、二级市场持续发酵。数据显示,永煤违约后的半月内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就超过600亿。从发行人公开披露的取消发行公告来看,企业取消债券发行的原因是“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最近都睡不好,债券市场调整太大了,每天都在应对赎回,不得不折价抛售。”沪上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债券交易员直言。具体看,11月中旬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利率债收益率出现大幅上行,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投资者纷纷赎回理财,进一步加剧了债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