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23-01
新春“第一会” 号角“连声起”——从地方新举措看开年“拼经济”
一年之计在于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月28日,即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山东、浙江、上海、甘肃、重庆、陕西等地就纷纷召开会议,鼓士气、划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新春伊始,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多地的新春“第一会”释放出了“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强调政策靠前发力和力争“开门稳”。如,甘肃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抓发展,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促增长”;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提出“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新春“第一会”所释放出的信号也与多地政府“一号文件”全力拼经济的基调形成呼应。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江苏省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多地的“一号文件”都聚焦当地的经济发展工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省在节后首个工作日密集召开会议作出部署,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今年各地都在抢抓有利时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从新春“第一会”的具体部署安排,也可洞悉今年地方稳经济的重点、着力点。细看各地提出的“任务清单”,扩大内需均被放在重要位置,从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到释放城乡协调发展潜力,各地着力细化实化各项扩内需政策,畅通经济循环。投资将继续挑大梁。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新的一年,各地新老基建齐抓共进,一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浮出水面。陕西全省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动员会28日召开。据悉,陕西计划2023年全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3个、年度计划投资4800多亿元。“综合考虑重大项目安排及资金要素等保障,我们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总规模将迈上一万亿元的新台阶。”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