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23-01
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首超万亿,还本付息压力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财政部1月29日发布的《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1211亿元。从增速看,2022年付息规模相比上年增长20%。地方政府债券到期本金大部分可以借新还旧,但利息必须用财政资金偿还,因此地方偿债利息数据更受关注。据记者梳理,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首超万亿,相比2019年几乎翻了一倍;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占地方综合财力的比重由2019年的3%升至2022年的4%左右。分析来看,地方政府债券付息规模的增加并非来自于利率的上升,而是来自于债务规模的扩大。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8.5年,平均利率3.39%,相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相比2019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债务规模方面,为了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大幅扩张,2022首度盘活5000亿专项债结存限额支持稳增长,三年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4万亿,是2015年-2019年的1.6倍。由于新增地方债的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券在2022年超过金融债成为债市第一大品种。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35万亿,相比2019年末增长14万亿,相比2014年末则增长了一倍多。随着付息规模的增加,地方政府的还本付息压力也在加大。中部省份一位财政系统人士直言,从收入端看,我们去年税源萎缩,财税增收困难,地方税收增速下降,卖地收入腰斩。从支出端看,地财收入仅够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疫情防控等刚性支出增加,基层“三保”有增无减,部分县市财政库款见底,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地方政府付息压力的增加也引业界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去年5月撰文称,2015年-2020年,中国所有显性政府债务的付息支出增速均在20%以上,其规模从3552亿元升至1.35万亿元,占政府综合支出(一般公共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合计)的比重从1.6%升至3.7%;考虑到政府财力的地区差别,有的地区的政府债务付息压力更加显著。降息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债务付息负担,更可以通过增强市场信心、减轻居民和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发挥更大政策影响力。他还表示,纾困政策面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增量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