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行业动态
142023-02

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等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梁昌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例行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关情况,还将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女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先生、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学顺先生,我是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各位司长发布内容之后,统一安排回答记者提问。现在,请王大鹏副司长介绍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以及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谢谢主持人。下面我先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能源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一年来,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供给,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一、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其中风电新增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874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常规水电新增1507万千瓦、抽水蓄能新增880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

142023-02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能源要点!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小编整理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能源要点,如下。要点一: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要点二: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要点三: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制度。要点四: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要点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要点六: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要点七: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要点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要点九:推动县域供电、供气、电信、邮政等普遍服务类设施城乡统筹建设和管护。以下为文件原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1月2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

142023-02

重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摘自:中国建设报来源:新华社编辑:谷梦溪

132023-02

学习贯彻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奋进新征程 开创新局面

1月17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与新时代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分析新征程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部机关各单位、直属各单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等,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收看收听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大家纷纷结合工作实际谈收获、谈认识、谈打算,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讨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思路精准 举措务实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热议倪虹部长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倪虹部长代表部党组作的讲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全面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报告有深度,对房地产、城市建设、建筑业三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有很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同时也有力度,讲话以开阔的视野,全面系统部署2023年12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的举措务实有力。大家纷纷表示,要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着力在“想明白、干实在”上下功夫,积极配合兄弟司局和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部标准定额司全体同志在学习了倪虹部长的讲话后,深受鼓舞和启发,深感责任重大。标准定额司司长姚天玮表示,全司同志将按照部党组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标准定额和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做出的具体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二是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三是进一步发挥标准支撑保障作用,继续推进工程造价改革。不断推动标准定额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表示,要认真领会倪虹部长关于规划设计、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的思路和要求,细化落实举措,想清楚、干实在。2023年,要推动在设区的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查找群众身边的养老、托育、停车、充电、活动场地等方面的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积极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强化跟踪指导和总结评估,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打造一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样板,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倪虹部长

132023-02

学习贯彻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 绘就美好蓝图,吹响奋进号角

1月17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与新时代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分析新征程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部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收看收听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大家纷纷结合工作实际谈收获、谈认识、谈打算,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讨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踔厉奋发 担当作为部住房保障司全体干部一致认为,会议对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和新时代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回顾鼓舞人心,对新征程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透彻,对今后一个时期和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清晰明确。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以加快解决城镇困难群众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为目标,以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重点,继续推进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好发挥对惠民生、稳增长、防风险、促转型的积极作用,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部城市建设司全体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倪虹部长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倪虹部长的工作报告既交代了干什么、怎么干,又讲清了为什么这么干。比如,新时期老旧小区改造“怎么干”,就是要改群众反映强烈的加装电梯、外墙安全整治等内容;为什么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因为这事关一代人文明习惯的养成等。展望新一年,城市建设司和地方同志都表示,要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努力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将继续加强政府质量监管,持续推进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启动涵盖房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险试点。继续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研判各地安全生产形势,分类开展精准治理。在谈到“数字住建”时,这位负责人表示,自2019年以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60多万人攻坚克难,完成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今后将以此次调查形成的底

132023-02

守牢绿色底线 服务绿色发展 激发绿色动能——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22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采取多样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督察紧盯、区域落实,守牢发展的绿色底线一度被称为“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茅洲河,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河清岸绿的蝶变。而黑臭了近30年的练江,经过治理迎来鱼翔浅底、白鹭翔集的美景。两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的重污染河流如今发生“美丽蝶变”,展现了督察以磅礴之势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绿色实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紧盯被督察对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情况,推动各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过去一年,生态环境保护在贯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的担当尽显,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深度、生态环境状况好转速度呈现出新的突破,一批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正在打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继续,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运输结构调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天蓝云白成为常态。陕西黄土高原、青海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区等13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进行,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长江口—杭州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签署,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不断健全。而与之同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愈发完善,明确了标准规范、划好了发展框子、掌握了排污情况,绿色的发展底线得以牢牢守住:海洋环境保护法组织修订,80余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发布;全国4万多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和准入要求在市、县探索落地应用,源头预防作用正显;344.66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实现了动态全覆盖……创新措施、优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得到保障去年8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的平陆运河开凿。这项被称为打通广西壮族自治区开放发展“任督二脉”的世纪工程,去年3月正式立项,不到半年便吹响了开工的集结号。快速展开的背后,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成立平陆运河工作专

132023-02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储能成投融资黄金赛道

在“双碳”目标及产业政策的推动下,2022年储能赛道持续火热,市场展现出强大活力。▲国家电投山东海阳100MW/200MWh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是山东省首批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国家电投/供图近期,多家储能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包括电池材料、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等环节的大部分企业实现业绩正增长,且净利润超百亿元或同比翻番。在“双碳”目标及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助推下,2022年储能赛道持续火热,海内外市场遍地开花,企业大手笔扩产计划不断,跨界玩家积极涌入,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市场展现出强大活力。全产业链业绩飘红从业绩收入来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无疑是产业链上的绝对龙头。宁德时代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至315亿元,同比增长83%至98%;比亚迪全年预计收入突破420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2022年公司持续加大储能市场的开拓力度,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鹏辉能源表现抢眼,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6亿元至6.9亿元,同比增长228.89%至279.28%。头顶国内“储能第一股”光环的派能科技同样增长势头强劲,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1.8亿元至13.1亿元,同比增长273.21%至314.32%。储能产业链企业整体业绩喜人。上游材料方面,2022年碳酸锂供不应求,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飙涨至60万元/吨,较2021年初涨幅超10倍。基于此,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盐湖股份、天华超净等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赣锋锂业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预计为18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增长约244.27%至320.78%;天齐锂业报告期内净利润约为231亿元至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至1131.45%。作为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变流器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固德威表示,2022年分布式储能在欧洲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公司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销量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长111.06%至152.92%;业务内容涵盖储能变流器、大型集装箱式储能集成系统、户储电池等产品的科士达也发布业绩预告称,光伏和储能的订单及出货量大幅增加,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产能和出货量齐升“整体来看,储能市场表现略超预期

132023-02

中国占到95%!

去年前10个月,欧盟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75亿欧元的太阳能部件和设备,占欧盟太阳能相关进口总额的95%。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0日报道,随着欧洲不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该地区希望到2030年太阳能成为其主要的电力来源。其中一个挑战将是,既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能源方面又不能形成依赖中国的局面。报道指出,中国企业现在控制着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的80%以上,主导着太阳能电池板及其部件的生产。报道称,在欧盟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填补莫斯科出兵乌克兰后弃用俄化石燃料造成的缺口之际,打破对中国的近乎完全的依赖已成为欧盟的当务之急。欧盟国家目前安装的太阳能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的。意大利经济财政部长贾恩卡洛·焦尔杰蒂在提到中国时说:“我们必须避免进入新型依赖状态。我们缺失的以及我们需要的是增加未来关键部门的制造活动。”欧盟领导人前几日在布鲁塞尔开会,将就一项补贴太阳能板生产商和其他绿色产业的计划达成一致。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加大了对这些产业的补贴力度。分析人士和官员们称,在欧洲建立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太阳能板产业并非易事。欧洲工厂将必须与中国制造商展开竞争,后者得到北京的补贴,能够通过降价来削弱新竞争对手。欧洲大陆正在押注本土项目,比如位于西西里岛、意大利能源企业国家电力公司(Enel)旗下的一家大型太阳能板工厂。前几日,Enel详细介绍了到2024年年中提高该厂产能的计划,目标是每年生产足以发电3千兆瓦的太阳能板。该厂目前每年生产的太阳能板可发电200兆瓦。这将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太阳能板工厂。Enel和其他欧洲公司称,它们生产的更高效、更持久的太阳能板,加上欧洲制造产品的吸引力,将使它们能够与中国公司竞争。不过,Enel和欧洲太阳能领域的其他制造商仍主要依赖中国生产的硅晶片和其他部件来组装自己的太阳能板。去年前10个月,欧盟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75亿欧元的太阳能部件和设备,占欧盟太阳能相关进口总额的95%。设在西西里岛的Enel旗下3Sun太阳能板工厂负责人埃利亚诺·鲁索称,Enel已经在采取措施,通过与欧洲和北美供应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鲁索说:“我们需要重建由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系统,以转移供应链,目标是加快脱碳进程,同时不损害我们在能源方面的独立性。”鲁索表示,从2025年起,Enel将不再严重依赖亚洲供应商。西西里岛工厂的升级估计将耗资约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