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23-02
股权财政来了! 独山县已先行试点做出表率
“股权财政”的噱头小火了一把,成功地引起了我对独山县400亿债务的回忆。独山县视频的所谓举债400亿引起热议后,我们通过相关消息对其进行了一些调研:独山县的问题,远远不仅是一个违规举债的问题,而是地方政府或以其下属国企通过举债,以股权方式投资了过多的应该企业投资的项目;或者更简单的说,地方政府越俎代庖地投资了过多的市场化商业性项目,水司楼、天洞景区、大戏楼、三大庙等等各种景区项目。独山县的暴雷,与其说是盲目举债造成的,还不如说是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市场化企业项目造成的。独山县的400亿,为当前甚嚣尘上的“股权财政说”,做足了试点和表率,有识之士可以多去学习调研。一、政府最不应当也不可能的能力就是投资地方政府不具备参与市场化竞争领域的决策执行机制和人力资源构成。这不是哪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制度设计使然,地方政府最不可能、也最不应该具备的能力,就是对市场化业务领域投资的判断能力。这种劣势,不是通过对引进人才、平台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皮毛措施就能够弥补的。我们刚刚从热衷于搞计划投资办企业的经济泥沼中挣脱出来几十年,就不要再跳回去了。我们也曾参加过省级和市级单位牵头发起的产业基金工作,总体上的感觉,越是高层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产业导向大方面的把握就越准确,但也比较宏观,资金运用也越倾向于撒芝麻盐;另一方面,越是基层的区县乡镇政府,在产业方面的决策能力就越贫乏,不能准确判断市场化项目的投资趋势。有个前任,二十多年前曾决策在南非某地投资建了一个拖鞋厂,鞋厂建完开始销售了才发现,TM这鬼地方有90%的人压根儿就不穿鞋,更别说拖鞋了,还不如赌博了属于是。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作为一级政府,老老实实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过硬的投资硬件环境,培育磨炼投资软件环境,不是挺好的么,为什么非要把老百姓的钱投到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去霍霍呢?投资就像生娃,生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孩子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爱因 斯坦,长大以后就懂了,和大家一样,都是,爱玩 死懒。大约在十年前,就经常接到猎头介绍的一家太阳能电池企业offer的电话,项目计划的工作结构是这样的:总投100亿,企业投7亿设备,政府投14亿现金,其余79亿去融资。我立刻回复,不可能。先不说你那个设备值不值7亿,也不考虑不良后能不能处置,我政府的14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真金白银,是不可能投入到政府不了解风险的市场竞争行业当中去的,政府不是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