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时政要闻
062023-03

世界期待中国两会

“中国经济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恢复。”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吸引全球目光。德国《经济周刊》网站一篇文章描绘了中国春节假期热气腾腾的消费场景:出行人次大幅增加、街道和地铁热闹拥挤、购物中心和电影院人流如织……“中国回到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成为各国媒体的共识。中国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际社会正在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品读中国。全球媒体对中国报道的热情高涨,各国人士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热议升温……这场举世瞩目的“春天之约”,不仅将为中国号巨轮规划航向,也将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提供关键答案。世界为什么期待中国两会?答案就是:一个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的中国,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与正能量;一个自信开放、奋发有为的中国,将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动力;一个胸怀天下、笃行担当的中国,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带来新启迪、新希望。正如墨西哥《新闻潜水员》杂志网站一篇文章所言:“两会,是观察和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北京的会议将再次让全球瞩目。”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两会前夕,新华社在海外受众中发起一项“关于中国发展关键词”的调查,得到网友积极响应。目前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活力和潜能持续释放,将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力量。调查传递出一个信号:对于不少人而言,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中国代表着信心和希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人类社会正艰难穿越世纪疫情的波涛,还要面对地缘冲突、霸道强权、通胀高企、能源短缺等逆流暗礁。中国如何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世界期待从两会中寻找答案。世界期待,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稳定器”。2月初,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迎来兔年开市首日,7.5万个商位开门迎客,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从事中印贸易20多年的印度商人拉贾第一时间预订了来中国的机票。玩具、文具、仿真花、行李箱……拉贾拿着长长的采购清单,开始了他的新年展望——今年要在义乌增设一家贸易公司,带更多朋友来采购。“尽管经历了新冠疫情和其他全球性危机,中国仍成功实现高质量增长,这足以说明中国及其经济政治体系的成功。”埃及共产党总书记萨拉赫·阿德利说,“世界正深陷重重困境,中国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032023-03

刚刚!财政部发布会: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 | 全文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媒体提问: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方面,财政资金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今年规模是否会增加?重点将投向哪些领域?对此,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6万亿元。其中,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这当中包括预算安排的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这两个部分,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发挥了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作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有关具体额度的安排,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会对外披露。对于投向和领域的问题,许宏才表示,2023年,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这些工作后续都会一并部署和安排。全文如下: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5场。我们荣幸地邀请到财政部部长刘昆先生为大家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与刘部长一起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副部长是许宏才先生、朱忠明先生。下面,我们先请刘昆先生介绍情况。财政部部长刘昆: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在全国两会前与大家面对面交流。首先,我代表财政部,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财政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22年财政工作情况。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9日的中共中

032023-03

美!实!效!协!共!

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密码——《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智库报告解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指南“美”“实”“效”“协”“共”——以五个鲜明特征作为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钥以科学方略方法指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破解全球经济发展之问贡献中国智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日发布智库报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从哲学维度、方略维度、战术维度、全球视野阐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对其进行思想探源,解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报告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矢”去射中国经济发展之“的”,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高度。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步调一致向前进,形成强大发展合力,这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砥砺向前的关键所在,是战胜困难、踔厉奋发的自信所在。以五个鲜明特征作为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钥思想是历史的航标。新时代1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去5年来,中国经济经受住多重考验,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风破浪向前,“十四五”取得良好开局;过去3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过去1年来,面对超预期因素,中国顶住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彝族群众马海日聪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深刻揭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智库报告指出,从哲学维度看,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实践和探索经济建设规律,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中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报告概括了“美”“实”“效”“协”“共”五个鲜明特征,作为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体系、思想逻辑、丰富内涵的钥匙。美——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统筹需求与需要,聚焦于“美”,构建起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这种“美”,核心要义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012023-03

7大重点内容,为你解读土地管理新办法 | 新闻发布会

2022年12月2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天正式施行。2023年3月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实施办法》的修订基于怎样的考虑?新的《实施办法》有哪些内容?对于公众尤为关注的“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红线”等作出了哪些补充?据了解,《实施办法》自1987年制订以来,先后经历了4次修正和2次修订,此次全面修订,旨在贯彻土地管理上位法的修改,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提升我省土地管理法治化水平。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阖在发布会上介绍,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共八章八十条,包括总则、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土地转用与征收、建设用地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及附则。主要包含七个方面内容:内容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细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办法》根据上位法作出细化补充:明确政府的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补充耕地指标省级统一交易制度,规范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发挥基层政府在土地撂荒整治中的作用,要求县、乡级政府鼓励、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恢复闲置、荒芜耕地耕种,防止土地撂荒。内容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压紧压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实施办法》对土地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优化:明确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责,明确政府各部门的土地管理职责,根据机构改革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赋予区政府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土地转用与征收、建设用地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相应权限,确保权责统一。内容三聚焦“多规合一”,全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办法》作出专章规定,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法定地位、效力、分类和编制内容等,强调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前,应当先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对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规定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此外,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将原批准机关批准修改的情形严格限定在国家战略、重大政策、行政区划调整,国家和省重大建设等方面。内容四规范土地征收,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实施办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吸收借鉴我省征地制

012023-03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蔡奇丁薛祥出席中共中央党校3月1日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丁薛祥出席。上午10时,会议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习近平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习近平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党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重点抓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强调,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

282023-0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3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隆重悼念江泽民同志,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

282023-02

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7  中共中央2月28日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共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落实中共二十大的部署,中共中央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将把国家机构改革部分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总的看,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性比较强,力度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触及的利益比较深,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习近平强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是这次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人事安排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研究部署,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酝酿、听取意见。在酝酿过程中,大家认为,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的产生,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工作,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