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时政要闻
092023-03

两会热议 | 努力交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城市更新行动进展如何?如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怎样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表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与百姓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紧密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落实这一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玉志表示,要完善城市体检制度,逐步形成分层级、多目标、有特色的体制指标体系,顺畅体检和更新之间关系,挖掘城市短板、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科学提出“药方”对策。“从当前各地实践情况看,城市更新项目大多数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力量参与不足。”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建议,授权地方政府探索推动市场力量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的可实施路径,探索政府自上而下引导和市场自下而上参与的可操作路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表示,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对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不适应发展的地区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正日益成为常态。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加紧建立城市更新长效机制,明确城市更新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让城市更新行动“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各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加大力度,但在科学化、精细化方面还存在弱项。气候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愈发凸显,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雨绸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建议,完善城市保障基础设施安全指标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保障基础设施的影响研究,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相关行业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科技化、智慧化投入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水道三组组长王润梅建议,用项目化手段提升城市运营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一网统管”管理系统和模式,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全覆盖、全监控。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加速普及,如何加快居民区充电桩建设

092023-03

总书记的这些话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3月6日,农历惊蛰,春意萌动,万物共生。在春日下午温暖的阳光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亲切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时隔7年,再次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总书记的到来赢得大家热烈掌声和期盼目光。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坚定信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总书记的回应掷地有声、振奋人心。来自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曾毓群委员第一个发言,他向总书记汇报了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努力占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的情况。听说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的份额已达37%,连续6年全球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用“亦喜亦忧”表达他的心情:喜的是我们这一行业走到了世界前头;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搞清楚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全军覆没。总书记把目光转向与会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产业政策一定要稳慎,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都要稳慎。希望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既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民建中央副主席解冬委员在发言中建议,打通金融支持科创“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防范金融风险,这两个问题在当前都很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一些政策,搞好了是改革的成功,搞不好就可能是腐败的痛点。决定做一件事情后,怎么推动起来,还是要好好研究,做好周全准备,必要时先行试点。总书记举了个例子:就像“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后,“管”跟上没有?“服”到位了没有?光“放”不“管”不行,跟着就要爆雷。近年来,全国工商联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092023-03

重磅!一图速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技术部的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将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划入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

072023-03

“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时间:3月6日下午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同民营企业家,有个怎么交朋友的事。”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让来自浙江的陈小平委员感触颇深。他如数家珍:“您讲过交朋友‘四心’,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交心……”亲清政商关系里蕴含着方法论,体现着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内在逻辑。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民营经济发展不易,并一贯予以鼓励和支持。他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自己人”,这一次联组会上,总书记再次提起,既是坚持不变的政策导向,也是新形势下的战略取向。如何防止风吹草动下的疑虑,如何破局“卷帘门”“玻璃门”?总书记特别强调:“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信号实,政策更实。两个“给予”,对民营企业来说如春风化雨:“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习近平总书记举例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后,‘管’跟上了没有?‘服’到位了没有?这是一体的。一谈‘放’,就要把后面的‘管’和‘服’备好。不立不破。”统筹破与立,洞察时与势,把握制与治。落点,就在高质量发展。来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委员,讲到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建议加强上游矿产资源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以为然。大发展之下,“稳”是生命线:“你们产业发展要稳慎,我们制定产业政策也要稳慎。你讲到上游矿产,人家对我们‘卡脖子’有些恰恰就是从上游开始的。发展海外矿产资源,也要有准确预期。既要抓住机遇,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备豫不虞,语重心长。“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参与国际竞争,还要搞好统筹规划。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要看到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斗争风云变幻。在人家对我们零和博弈情况下,还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守正与创新、活力与秩序……既辩证又统一,既着眼长远又脚踏实地。这也是源于治国理政生动实践的总结升华。这样的思考,贯穿民营经济发展始终。来自江西的谢茹委员讲到“万

072023-03

GDP目标怎么看?消费形势怎么样?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并答记者问。如何看待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期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把握。首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同时,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其次,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各地人代会都确定了今年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我们作了统计和分析,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各地的发展信心、采取的务实举措,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如何看待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在扩大?关于“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在扩大”的问题,赵辰昕表示,2022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中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的是造福人民。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向好,近期不少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赵辰昕介绍,在阅读观察经济数据时,要分析清楚这些数据的准确含义。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3%,美国增长2.1%,一些主要经济体还有增长1.9%的、有不到1%的,这个增速是用不变价计算的,能够相对客观、相对准确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关于中美GDP总量比较,各国在做GDP总量核算的时候,用的都是本币现价计算的名义GDP,物价因素会在名义GDP规模核算中产生重要影响。2022年美国高通胀,CPI、PPI同比分别增长8%、16.5%,而我国2022年物价非常平稳,CPI、PPI分别上涨2%、4.1%。美国的高通胀大幅拉高了名义GDP规模,当然生活在高通胀水平之下,老百姓到底有没有获得感,相信本国的居民最有体会。GDP总量比较,还要将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GDP规模折算成美元计价,汇率在其中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为遏制国内高通胀,美联储2022年全年加息7次共4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利率升高造成其他货币兑美元被动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