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政策顶层设计:
康养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框架
2025年,国务院将康养产业明确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5年)》等文件,构建“中央统筹-省域协同-县域落地”的三级管理体系。核心政策包括:
1.
资金支持:设立5000亿元国家级康养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智慧康养技术研发及康养文旅融合项目。国家开发银行提供2000亿元专项贷款,利率低于市场水平1.5个百分点;首批3000亿元康养产业专项债券已发行,票面利率3.2%。
2.
土地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康养项目建设,浙江、广东等省份试点“康养用地弹性出让”,土地使用年限延长至50年。
3.
税收优惠:对康养项目免征部分增值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
标准制定:主导制定《国际康养服务标准》,涵盖护理人员配比、智能设备接口等规范,推动中国标准获WHO认可。
政策目标明确:到2030年,全国建成100个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带动超5000亿元投资,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2%。

产业重构:
从单一服务到全链条生态
康养产业正从“医疗+养老”向“医-养-游-产-学”全链条延伸,形成三大核心领域:
1. 医疗康养:慢性病管理与技术突破
● 基础设施升级:国家卫健委规划新建500家三级康复医院,重点布局肿瘤、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康复。例如,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依托约翰霍普金斯医疗资源,提供“全科+专科”一体化服务,覆盖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
● 技术创新:华为、腾讯等企业开发“健康大脑”AI系统,可提前3年预警阿尔茨海默病;北京积水潭医院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使截瘫患者步行恢复率提升至65%。
2. 智慧康养:数据驱动的服务革命
● 智能设备普及:工信部启动“5G+康养”专项,2025年智能康养设备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青岛“智慧康养云平台”接入300家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有效率提升至85%,年节约医疗费用超10亿元。 ● 区块链溯源:京东健康构建“康养产品溯源链”,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流程可追溯。
3. 康养文旅:城乡融合的场景创新
● 田园康养:浙江安吉“田园康养小镇”依托竹林资源,提供农耕体验、中医理疗等服务,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3万元。 ● 旅居康养: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吸引北方老人“冬南夏北”旅居,年消费规模超百亿元。园区内36家医疗机构覆盖医美等七大专科,形成“医疗+旅游+免税购物”生态。
● 全季康养:四川攀枝花整合医疗、温泉、运动资源,打造“冬季避寒+夏季避暑”产品,年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35%。

市场机遇:
十万亿蓝海的掘金路径
1. 房企转型:从“卖房”到“卖生活方式”
● 保利模式:打造“和熹会”康养品牌,布局全国20个旅居基地,提供“自理-半自理-失能”全周期照护服务。
● 绿地实践:投资500亿元建设“绿地康养谷”,涵盖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旅居养老等功能,通过“会员制+保险直付”实现支付闭环。
2. 国企主导:资源整合与资本赋能
● 中国诚通:联合地方政府成立康养产业基金,盘活闲置资产,在安徽黄山、云南普洱等地改造闲置民宿为康养驿站,年接待老年游客超200万人次。
● 华润集团:依托旗下医疗资源,构建“医养+文旅”一体化平台,在杭州、成都等地落地“社区嵌入式康养中心”,每万人配备1个服务站点。
3. 跨界融合:险资、科技与医疗协同
● 险资入局:中国人寿、平安养老等机构设立1.2万亿元康养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以房养老”倒按揭产品,实现寿险资金与养老产业周期匹配。
● 科技赋能
:优必选科技推出智慧康养机器人,提供跌倒报警、用药提醒等服务,解锁“AI+康养”新场景。
4. 地方实践: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 云南芒市:将康养产业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通过“生态资源资本化”模式,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增长180%。
● 广西巴马:依托“长寿村”品牌,发展食疗养生、山林养生等业态,村民人均年收入从8000元增至2.5万元。
挑战与对策:
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
1. 核心挑战
● 用地瓶颈: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跨区域用地协调难度大。● 资金压力:项目回报周期长(平均8-15年),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足。 ● 人才短缺:专业护理、运营团队缺口超300万人。 ● 同质化竞争:70%的康养项目缺乏特色,复购率低于40%。
2. 破局路径
● 政策协同:推动跨省医保结算、土地流转细则落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科技赋能:利用AI、大数据优化服务体验,例如通过健康大数据平台精准匹配2.9亿老年人需求。 ● 品牌化运营:打造IP化康养目的地,如杭州“银龄学院”通过“学习+旅居”模式,学员年均消费超5万元。
● 行业自律:建立康养服务质量标准,抵制低价内卷,维护市场秩序。
未来展望:
全球标杆与中国方案
1. 国内市场:银发经济与年轻化需求双轮驱动
● 银发群体: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候鸟式养老”需求激增,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超40%。
● 年轻客群:25-35岁群体增速达35%,中医理疗、森林疗愈等轻康养产品复购率超60%。
2. 国际影响:从跟跑到引领的范式转换
● 标准输出:中国康养标准获泰国、老挝等国采纳,清迈引入中国标准后国际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2%。
● 康养外交:中老铁路“康养专列”带动老挝旅游收入增长200%,成为“一带一路”民心工程典范。
结语
康养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转型。在政策红利、技术革命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康养产业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企业需深耕“医疗+科技+文旅”价值链,避免同质化竞争;政府需构建“立法+财政+人才”政策闭环,释放银发红利。当康养从民生工程升级为战略产业,中国正书写全球老龄化应对的新范式。
YEN TALK
“YEN TALK”是雁博青年创业家协会(简称雁博会)YEN(Young Entreprenuers Network)核心学习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知识共享、经验碰撞与资源整合,提升会员专业能力、促进跨领域合作。
雁博青年创业家协会(简称雁博会)YEN(Young Entreprenuers Network)是由企业接班人、创业者共同组成的的互动交流、互助、合作的会员制
“学习型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