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恒华盈投资有限公司 Beijing Grand Wall-In Investment CO.ltd

行业动态

期待!逾5万老旧小区有望年内开工改造

来源:中恒华盈发布时间:2023-03-29

image.png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驶入快车道。其中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介绍,近5年全国改造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2023年,有望再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让2000万居民获益。


图片

改造成效明显


在辽宁省沈阳市牡丹社区,改造后的小区让居民的生活更舒心了。居民们说,“经过改造,冬天屋里暖和多了,道路积水的问题也解决了,环境好、心情也好”。还有的居民之前因为小区环境差搬走了,看到小区经过改造后变化太大,去年又搬了回来。以前小区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路面平整了,还增加了路灯、绿化、健身器材。加装电梯让以前一年半载也下不了几次楼的老人,如今可以经常下楼晒太阳、和老街坊聊天,心情更舒畅了。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取得积极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共改造提升水电气热等各类老旧管线22万公里,加装电梯6.9万部,增设停车位24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6.8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4.7万个。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让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也让老旧社区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重庆市南岸区南坪正街新街片区增添了25处文化休闲景观设施、9处文创商业设施。改造后的新街片区成了网红街,前往打卡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曾经搬走的老居民又搬了回来,实现社区经济繁荣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双促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哪不行改哪、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大拆大建,精心设计利用闲置房屋、空闲边角地等,进行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增加社区服务设施。这种“微改造”方式,保留了老社区历史记忆,拉动了居民进行户内改造装修、购置家电家具、增加社区生活服务消费等跟进消费,促进了养老、托育、餐饮、便利店等社区服务业发展,激发了老旧社区的生气和经济活力,老小区呈现新气象。


倪虹表示,2023年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抓什么?概括为“3个革命”:第一个是“楼道革命”,消除安全隐患,有条件加装电梯;第二个是“环境革命”,完善配套设施,加装充电桩等和适老化改造;第三个是“管理革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


图片

居民参与感增强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惠民之举,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让居民满意。不仅应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改造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征求居民意见并合理确定改造内容;还应坚持居民自愿,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应合理落实居民出资责任,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改造。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加强。据介绍,各地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小区成立党组织、业主委员会,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多种形式基层协商,把居民真正组织发动起来,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都由居民商量着定,不仅促进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还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信赖感,巩固了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动员居民参与全过程。据了解,很多省份都将居民参与作为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从制度上保障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改造前问需于民,居民对小区实施改造方案形成共识后,方可纳入改造计划,组织居民“照单点菜”制定初步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经法定比例以上居民书面表决同意后,方可开工;改造中问计于民,邀请居民全程参与工程监督,支持协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维护改造秩序,及时协调化解矛盾纠纷;改造后问效于民,邀请居民参加竣工验收并开展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居民满意度较高。


同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据介绍,各地积极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手段,提高群众工作效率。河北省开设“河北老旧小区改造”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调查、自动统计分析小区居民改造意愿、改造方案意见和满意度,为合理确定改造项目、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提供精准数据支持;设置“随手拍”功能,实时接受群众监督,小区居民对改造中发现的问题或意见建议,可随时随地拍摄并通过公众号反映给有关部门,推动及时掌握、化解改造中遇到的问题,赢得居民支持与认可。


设计师、工程师进社区,能够将居民意愿更好体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些城市积极组建设计师、工程师等志愿者队伍提供志愿服务,倾听收集居民意见,辅导居民参与项目改造方案制定、工程监督。一些省份设立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进小区制度,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动员行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image.png


各地根据改造内容逐项确定居民出资比例,明晰居民责任,引导居民通过直接出资、捐资捐物、投工投劳、让渡公共收益等多种方式,落实出资责任,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无限兜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21年至2022年到位资金情况看,各省份均有居民出资,主要以电梯加装、门窗更换、户内管线改造为主。



摘自:中国建设报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谷梦溪